家长易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9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综合交流] 调查显示:91.2%受访者坦言身边存在高考移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7-31 09:18: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家长,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家长易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近年来,“高考移民”之风愈演愈烈。一些家长从孩子上初中甚至上小学时,就开始考虑“高考移民”的问题。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网,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2280人参与),78.4%的受访者将“高考移民”屡禁不止的原因归咎于各地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人数的巨大差异。71.4%的受访者认为要解决该问题必须实现教育资源在全国的合理布局。
  
  “移民”的学生考上大学了,当地孩子的大学梦怎么圆
  
  调查显示,91.2%的受访者认为身边就有“高考移民”。92.7%的受访者坦言周围有为孩子进行“高考移民”想法的家长。
  
  因为廊坊的教育水平相对较低,河北省的高考分数线又相对较高。遵从父母的意愿,老家在河北廊坊的高原在天津读了高中并参加高考。在天津,每年部分高中都可以招收外省市的初中应届毕业生。天津还有买房办理蓝印户口的政策,落户后子女可以享受在天津上学并参加高考的待遇。所以高原觉得自己是政策允许情况下的“高考移民”。
  
  当前“高考移民”不仅存在于省际之间,省内“迁徙”的现象也不在少数。宁夏西海固地区(宁夏7个国家级贫困县、市的统称——编者注)某高中老师贾梅告诉记者,由于政策规定有当地户籍的少数民族学生高考可加30分、汉族考生加10分,于是西海固地区成了宁夏其他县、市学生流入的热门地。西海固地区的一些高中,为了保证高考达线率,甚至还会去其他县市挖一些好学生过来参加高考。
  
  面对频发的“高考移民”现象,受访者态度各异:64.4%的受访者认为这是教育不均衡下的无奈之举;39.7%的受访者认为这是各地高考录取差异引起的民间自我调节,应予以理解;35.0%的受访者直指其为破坏教育公平之举;31.8%的受访者认为严重侵害当地考生的权益;28.3%的受访者认为这是投机取巧,是不道德行为。
  
  北京市市民李曦表示,虽然自己能理解“高考移民”家长为孩子的未来拼尽全力的心态,但如果自己孩子的学校来了“高考移民”,她会坚决反对。因为好大学的入学名额是固定的,多来一个外地的学生升学,本地学生就少了一个上好大学的机会。
  
  “外地学生想考好大学,当地学校想要升学率和赞助费,政府也是以升学率为政绩的。这在很大程度上牺牲了当地考生的利益。”贾梅说,因为西海固地区教育质量相对较差,当地考生本来就在高考竞争中处于弱势。对于当地很多家庭贫困的孩子来说,改变命运的方式就只有读书。“‘高考移民’学生过来考上大学了,当地孩子的大学梦怎么圆?”
  
  要不是为了孩子的未来,哪个家长愿意铤而走险
  
  针对“高考移民”现象,目前大多数省份都采取“堵”的策略。比如新疆明确要求,考生本人及父母在新疆有常住户口且户口迁入时间不少于两年,高中在新疆就读3年,并且有3年的学籍档案和会考成绩,方可在新疆报名高考;海南规定,本人及其法定监护人在海南省有常住户籍连续3年以上、有固定住所和学籍等,才可以报考任何批次学校,否则只能报考本科第三批和高职专科学校。然而,在各地纷纷出台的封堵政策面前,“高考移民”现象却并未得到有效禁止。
  
  “高考移民”根深蒂固的原因何在?调查显示,78.4%的受访者认为各地高考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人数差异较大,是造成“高考移民”现象频发的主因;58.9%的受访者认为源于各地教育资源和质量的不均衡分布;44.1%的受访者则归咎于“一考定终身”的单一评价方式。接下来的原因还包括:户籍制度有漏洞(34.0%);家长的投机心理(29.0%);地方利益集团、中介推波助澜(25.4%);移民考生成为一些中学创收手段(24.2%)等。
  
  “要不是为了孩子的未来,哪个家长愿意铤而走险?”在辽宁大连做生意的王强,坦言自己“找了一些关系,花了一些钱”才让一直在大连读书的女儿有了新疆户籍并参加高考。新疆的一本录取分数线比辽宁低将近100分,他的女儿在新疆轻松地考上了一所好大学,而且在大学里入党、评优都会考虑她是从少数民族自治区来的,有很多“便利”。
  
  “各地高等教育录取机会不均衡,即所谓的‘倾斜的高考分数线’,是造成‘高考移民’的根本原因。而高等教育录取机会不均衡的主要原因在于,高等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资源布局不合理。”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教授郑若玲直言。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全国的招生指标计划是建立在一种行政权力分层基础上的,在资源配置、指标名额分配、分数线划定等方面,都必须完全按照计划体制来执行,很难实现彻底的公平和均衡。为了追求更好的教育资源,“高考移民”必然出现。
  
  71.4%的受访者认为必须在全国合理布局教育资源
  
  公众怎么看“高考移民”现象?调查中,38.2%的受访者认为应该被禁止,40.0%的受访者持相反态度,其余21.8%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
  
  山西省某市招生考试中心工作人员张林赞成惩罚“高考移民”。他表示,各地每年都会公布非常详细的招生政策,如果非要钻政策漏洞获得报考资格,相应后果必须由个人承担。而且处罚也是有章可循的,各地和各高校都有对“高考移民”考生的处罚规定,不会随便断送考生的前途。
  
  但张林同时也认为,解决“高考移民”问题不能光靠各种政策和处罚。大环境不改,永远有人顶风作案。而大环境的改变,要靠缩小各地教育水平差距,加大对不发达地区的教育投入。
  
  “对‘高考移民’进行堵和禁,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储朝晖指出,解决之道在于改革过去按照行政权力进行招生分配的传统。另外,还应扩大高校自主招生权,由高校来定如何招生、在哪里招、招多少这些问题,形成高校自我调节的态势。从过去的统招统揽、指标分派转向更自主、专业、透明、公正的招生。
  
  “计划招生体制本身没有错,关键在于如何分配计划。”郑若玲认为,在目前大学普遍因获得在地政府的资金支持而报之以招生名额的当下,更需中央政府加大管控与调控的力度,以行政手段促使高等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资源更多地向弱势地区倾斜。
  
  她指出,要解决高考移民现象,必须花大力气纠正高等教育资源严重向经济和教育发达的省市倾斜的局面。这不可能一蹴而就,现阶段只能通过行政手段逐步降低教育部属大学在属地的招生比例,将这些重点大学的招生名额按各地的考生基数、教育基础等合理分配。
  
  调查显示,解决“高考移民”问题,71.4%的受访者认为必须在全国合理布局教育资源;51.9%的受访者认为要加大对西部地区教育的投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39.5%的受访者则建议追查严惩“高考移民”背后的腐败。其他建议还有:给予高校更多招生自主权(31.8%)、严把报名关,如规定在当地较长的居住年限(30.4%)、进一步加强诚信教育(25.6%)等。
  
  (应采访对象要求,报道中招生考试中心工作人员、老师、家长、学生均为化名)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网站地图|家长易论坛 ( 鄂ICP备16011226号-1  点我聊天

GMT+8, 2024-11-5 02:32

Powered by 家长易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