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易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45|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校杂谈] 毕业证里的大学记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8-3 10:54:5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家长,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家长易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和毕业证一样珍贵的还有毕业纪念册
  ○回忆总是让人感慨
  上世纪50至60年代,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特殊的时期,那时年少的大学生们都经历着人生中短暂的光辉岁月,他们心怀理想,一张张黑白照片,记录的是他们的青葱岁月。
  来自一个调干生的回忆
  许有为老先生是1953年进入大学的,他是一位调干生。即先工作了几年,再通过选调进入大学的,他上大学时已经26岁了,并且已经有了妻子和孩子。据许老回忆,他们那一批的调干生是国家为了第二个五年计划培养的人才。
  一心想当教师的许老填报志愿时选择了北京师范大学,“刚进入大学时大家都是意气风发的”,中文系的许老在大学的前几年接受了包括启功、朱光潜等一批大师的教诲,“那时学到了很多知识。”
  由于处于特殊的历史时期,那时的政治社会背景给许老那一批大学生们带去了非常深刻的影响。尤其是1957年的两场运动,使得大家没有心思去学习,整天担惊受怕,甚至有的同学成了打击和被打击的对象。用许老的话来说,从那时起快乐的大学时光开始变得暗淡,毕业因此受到了干扰,很多同学拿不到毕业证书。
  对于自己的大学时光,许老用了一部电影的名字来形容——阳光灿烂的日子。当时虽然物质较为匮乏,但他们的精神是十分振奋的。许老告诉我,当时的大学在很多方面学习苏联,教育学、文学、心理学都借鉴了许多苏联的知识。在当时,苏联歌曲盛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伏尔加船夫曲》等都颇为流行。“我们唱着这些歌曲的时候都心潮澎湃、意气风发!”
  和现在一样,许老那个年代的大学生们也有着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说着许老拿出一本毕业纪念册,一边翻看一边向我讲解他们的青春故事。在大学期间,许老担任了中文系创办的杂志《谷风》的主编,写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纪念册中还有当时杂志的图片记载。“这是我们班同学一起登长城时拍的照片”“这是一帮同学北海划船的照片,一边划着船一边唱‘让我们荡起双桨’。”
  而看着一张张黑白照片的同时,许老也不时地感慨着,他告诉我当初一起学习一起疯狂的同学们都有着不一样的命运。
  与现在大学毕业生忙着找工作或是创业不同的是,许老毕业之后面临的是前往农村进行劳动,一直到1960年才得以分配到山区中学教书。许老刚进入大学时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最终走到一起是他们的幸运
  拿到毕业证书的时候,即意味着爱情的结束,许多在大学里谈恋爱的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但聂佳老师和她的先生却是其中的幸运儿,大学见证了他们的爱情,两人更是最终走到了一起,牵手终生。
  由于家庭环境较好,聂老师于1954年通过高考考上了复旦大学数学系,因而认识了同系的,后来成为她丈夫的李老师。
  谈及大学时光,聂老师坦言1956年之前的两年是十分美好的,当时的理想是“尽自己努力报效祖国”。虽然攻读理科专业,但聂老师也有着丰富的课外活动,还加入了复旦大学广播台,因而朗诵成了自己的特长,时而在晚会中表演朗诵节目,“我记得我还朗诵过《牛虻》中的一段”,聂老师回忆道。
  聂佳老师的丈夫李老师,是那时班里的尖子生,成绩好业务水平高。聂老师告诉我,有的时候自己遇到学习上的困难也会去请教李老师,两人因而接触多了,爱情也就此萌发。聂老师回忆,刚开始是李老师主动,而自己对其并没有太多了解,通过交往最终被李老师精湛的业务水平和乐于助人的高尚品德所感染。“李老师经常约我去看电影,我不愿意去,去了就让大家都知道啦”,聂老师笑谈道。
  聂老师还告诉我,有的同学因为当时的政治气候最终没能走到一起,大家都为他们感到遗憾。
  对于那时的毕业生来说,最好的结果是留校,部分优秀同学也会被安排到名校深造。但由于政治原因,李老师没能留校,而是被分配到了当时正兴建的安徽大学,幸运的是,聂老师也一同来到了安大。那时学校处于初建阶段,环境简陋,条件艰苦,虽然如此,聂老师等一批来到安大的老师当时的理想就是“一定要把安大建好”。聂老师和丈夫从此开始了长达几十年在安徽大学的任教时光。
  虽然由于毕业分配没能受到公正的对待,刚开始心情压抑,但逐渐被建校运动的气氛所感染。相比较上海,来到安大后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住在不足十平米的小屋中,还经常停水停电。但聂老师从不叫苦,和丈夫兢兢业业地从事着自己的教师职业。
  爱情是甜蜜的,经历了风雨考验的爱情更为珍贵。有着同样的理想,同样地执著着自己的追求,在业务上共同携手进步。桃李满天下,谱出的是一曲动人的奉献的乐章。
  光荣背后有着自己的辛酸
  在式样繁多的毕业证里,有一种毕业证十分稀罕,那就是上世纪50年代的留苏毕业证。要知道,当时能够留学苏联是非常不容易和值得骄傲的一件事。
  “去苏联,当时的概念就像去天堂。”一位留苏老大学生感慨道。50年代和60年代,作为“新中国”的显赫代表,留学苏联的中国学生与“苏联社会主义”中的普通人、各级机构与环境格局进行着直接互动。就字面意义而言,他们的任务是掌握对中国经济和军事发展至关重要的苏联技术。从1948年到1963年,中国将大约8000名学生送到苏联的大专院校学习,苏联的外国学生中将近一半是中国学生,所学专业以理工科为主。
  曾在莫斯科短暂学习过一段时间的刘少奇说过:“要全面看待苏联,那里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但也有看不惯的东西,如妇女戴项链、宝石戒指等,苏联也不是什么都好,那里也还有乞丐、小偷、醉鬼。”
  老一代留苏学生刘恕说:“是理想、信念以及对祖国的赤诚之心激励我们奋发学习,支撑着我们走过艰辛而充实的人生历程!生活的经历告诉我们:坚强的理想信念和炽热的爱国之心是青年学子健康成长的动力!”
  然而在光环和信念背后,留苏大学生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辛酸。据一位留苏老人回忆,当时出国之前,国家给他们定下规定:学习期间不允许回国探亲,不能恋爱结婚,更不能和当地人通婚。冰冷的条文阻断了留苏学生们的情感,只因为他们肩负着历史的使命,承担着建设国家的任务。
  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规定放宽了,很多学生在苏联收获了自己的爱情。据老先生讲述,当时结婚的有五六十对,占留学人数的0.5%,差不多200人中就有一人与前苏联姑娘结了婚,并一起回国。但由于各方面的差异,加上后来中苏关系恶化,曾经发誓生死相许的50多对恋人,大都没有经得起环境和时间的考验,最终能保住的没有几对。绝大多数都和前苏联姑娘办理了离婚手续,带着既遗憾又知足的矛盾心情回到前苏联,遗憾的是与丈夫没能天长地久,知足的是有了与中国丈夫共同生育的子女陪伴自己一生。
  那时的留苏学生,毕业后都回国了,服从国家分配到各种不同的岗位工作,许多人都在边远的地方。有的在大西北的沙漠里工作,孩子上学都很困难,还有在海上工作的,一待就是一二十年。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沙发
发表于 2013-8-3 11:34:05 | 只看该作者
珍贵的记忆啊
板凳
发表于 2013-8-3 11:43:50 | 只看该作者
老人就容易怀旧
地板
发表于 2013-8-3 13:42:57 | 只看该作者
一看就是老照片,美好的回忆!
5
发表于 2013-12-6 09:47:55 | 只看该作者
这就是为什么要留下些照片的原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网站地图|家长易论坛 ( 鄂ICP备16011226号-1  点我聊天

GMT+8, 2025-1-23 09:26

Powered by 家长易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