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易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1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家庭教育] 谈谈中小学生学习语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4-25 13:30: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document对象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家长,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家长易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liu48175962 于 2012-4-25 13:44 编辑
  每教新生,我总要问学生几个简单的问题。首先,怎样理解“语文”这个词?学生常解释为语言、文字。其次,学习语文目的是什么?学生常回答为了写好作文、读懂文章等。
  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我经常给学生“洗脑”,引导学生树立学习语文的观念——学习语文就是学习语言,而学习语言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沟通、交流。新课标小学语文课本中选编的《杨氏之子》、《晏子使楚》、《半截蜡烛》、《打电话》、《将相和》等课文讲的都是使用语言的话题。开国总理周恩来有两次精彩的回答记者的提问流传甚广。一次是某国外记者问周总理:中国有多少人民币?周总理答:“十八元八角八分”。另一次是某国外记者问周总理:为什么用美国生产的派克牌钢笔?意思是泱泱的大中国连钢笔都不能制造。周总理答:“这支笔是一个朋友送的,是战利品。我就收下做纪念。”周总理的回答绵里藏针。
  课堂教学是中小学生学习语文的主阵地。我常引导学生树立“学习课文就是积累和运用语言”的观念。我以为,课文是教育专家根据学生的年龄、识字量、理解能力等因素,选择的是著名作家的经典佳作。老师讲读、分析课文,除了教学生分析、理解课文的方法之外,还应要求学生从课文中积累一些词语、句子、段落,为我所用。收看过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问的人都知道,温总理回答记者提问时,经常恰到好处地引用古诗词名言名句,令中外记者赞叹不已。
  我以为,引导学生树立了“学习语文就是积累和运用语言”的观念就是给学生指引了学习语文的方向。既指明了方向,接下来就得选择道路,是走羊肠小道还是康庄大道呢?这道路也就是学习语文的方法。
  首先,多看课外书,从书本中积累语言。语文课本中选编的课文《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讲的是季羡林老先生谈“看闲书”的话题。文中,季老提出了学习要“古今贯通、中外贯通、文理贯通”,还要求小学生至少背诵200首古诗、50篇古文。这就说明了多看书、多积累语言才能“贯通”。课堂上,一学期只学三十多篇课文,太少了。所以,我们要从课外书中汲取营养。教育部给中小学生推荐的课外阅读篇目都是经典名著,我们可选读这些书籍。
  其次,在是生活中学习语文。比如,我们买学习用品时常用这样的对话:“老板,这支笔多少钱?”“二十元。”“价格优惠点,十五元卖不?”“好的,我做进货价给你,算帮你带了一支。”这个对话其实就是在用语言。你会使用语言,买的东西就实惠。
  我们通常用“伶牙俐齿、铁齿铜牙”等词语来形容能说会道的人。我们肯定见过两个人辩论。两人互相批驳对方无理,陈述自己有理。那场合,好像双方都是语言学家,一句未说完下一句又脱口而出。要是我们写作文时,一句话还没写完,下一句又泉涌而出,那该多好啊!
  从书本中和生活中积累语言,厚积薄发,就是学习语文的康庄大道。只要同学们注重积累,处处留心,就一定能做到“说的比别人唱的还好听”。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网站地图|家长易论坛 ( 鄂ICP备16011226号-1  点我聊天

GMT+8, 2024-9-22 11:22

Powered by 家长易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