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家长,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家长易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家长要教孩子的是“价值”,不是“利益”;是“人格、品格”,不是“记账、算钱”。不必用钱来教孩子懂钱,而是要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否则,只会教出一群斤斤计较的小气财神。
在我们一般中国人的观念中,觉得孩子们只要好好学习就行了,赚钱是大人们的事。即使家境困难,不到不得已,也舍不得让孩子打工,不愿意他们吃苦受罪。因此,在孩子成长求学时期,只要有任何的需要或物质欲望,父母们都会全身心地为孩子一力承担且尽量满足他们。而在美国却是另一番景象,虽然我们的文化存在差异,但美国父母在教育孩子理财方面,的确有着独到之处。
财商知识教育,在美国被称为“从3岁开始实现的人生幸福计划”。美国父母支持独立,鼓励孩子从小尝试打工,让他们享受劳动成果。在美国,家庭不论贫富,总是让孩子在不同阶段的生活中学习独立,以及养成“用劳力换取所得”的观念。因此,大多数美国父母的孩子们很习惯打工,小至在家洗碗、扫地或帮邻居作临时保姆,大到给其他学生做家教等等,只要是可以赚钱的活儿,都会鼓励孩子去做。在学校里,校方也会让学生在一些特定的活动中学习、体验诸如募款之类的公益活动。例如,在每年的感恩节,童子军们就会外出筹募经费。在美国,经常会看到拿着手工饼干或慈善餐券到住宅区按门铃兜售的小朋友。
为什么不直接供应孩子所需的费用?孩子们不是在作善事吗?美国父母们一致的观点是,让孩子们通过这种用劳力去实现目的的生活经验会让他们很有成就感,同时,也能从赚钱不易的切身体会中懂得并珍惜劳动所得的每一份回报。这样,孩子们每花一分钱都会多些思考,会更懂得把金钱运用在最值得的地方熏这对孩子们一生的金钱观会有很正面的帮助。
看来中外父母对钱财也有不同的爱的表现方式。接下来,看看美国教育专家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让孩子们接触到钱——让孩子自己安排零用钱,帮孩子提早有计划的储蓄和消费
一般而言,大部分美国人对钱没有“铜臭”的思想,美国每年大约有300万中小学生在外打工,美国的父母认为凭劳动获得收入是一种生活教育,即使出生在富有家庭也不能有坐享其成的观念,应该有勤奋工作的意愿和自我要求的责任感。他们鼓励孩子从小就工作挣钱,教导小孩通过正当手段赚取收入并且学习如何理财。
教导孩子面对欲望——用自己赚的钱买心爱的东西更有成就感
孩子们是充满好奇的,特别是在玩具店里,琳琅满目的新奇玩意儿真让人难以抗拒。当孩子向你投以渴望眼神时,父母亲不必拒绝说:“不买,太贵了!家里已经有好几个了!”来制止孩子的欲望。在专家看来,这时可以把玩具从架子上拿下来,告诉孩子这样东西的价钱是多少,再问问他:“你打算怎么得到它?”之后,帮着孩子一起计划怎样存钱来购买。这样可以让孩子学会量力而为,有计划地消费并且懂得珍惜得来不易的东西。
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让孩子“看得到”父母理财的好习惯
现在的消费和储蓄的方式改变了,孩子们不容易看到父母亲如何处理金钱。专家认为,家长们可以提供孩子们“看得到”的理财习惯,比如:把旅游基金存在玻璃罐子里,带着宝贝们一起体会“积沙成塔”的成就感。同时,家长们要避免在孩子面前为了金钱而争执,免得让孩子们从小对金钱形成负面的印象。
学习“给予”的快乐——带着孩子学习如何发挥金钱的价值,帮助他人
教导孩子正确的理财观念,不只是教他们怎么“得到”财富,更应教他们如何“给予”,让金钱的价值不只体现在满足欲望,还要成为帮助他人的手段。
例如,可以让孩子们从小养成奉献习惯,把零用钱中一定的比例存起来作为慈善用款,当金额达到一定数量后,家长们可以带着孩子,让他们亲自体会什么是“给予”以及“给予”给他所带来的感受,同时,让孩子们知道这些捐款用在什么地方、帮助了多少人、发挥了多大效果,最终让孩子真正体会并养成“施比受更有福”的人生观。
这几点美国人的做法,能够给我国的家长们一些启发,它让我们明白,教孩子做金钱的主人和好管家,比替孩子赚钱,让他们坐享其成更重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