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家长,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家长易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作为一年级新生的家长,我对小学语文的学习只能说初窥门径,发表些零碎的一家之言,疏漏或谬误之处请包涵。
和班级其他家长的接触过程中,发现比较有趣的现象——绝大部分家长都认为,自家孩子在语文上投入的时间精力远大于在数学上的投入;绝大部分家长都认为,自家孩子的数学较之于语文有优势。
投入与产出的性价比很反常,这就是小学语文的费解之处。小学语文该如何学?这是摆在家长面前的命题,也是难题。
在我看来,小学语文学习概括来说是两个点:一是“形”,即所谓的套路格式,例如一年级的“又什么又什么”、“ABB词语”、“AABB词语”、“什么像什么”、“看图写话要有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四要素”,等等;二是“意”,即大量的课外阅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各位论坛前辈已将课外阅读的益处阐述得很全面,这里不再赘述。
然后要说语文成绩了。直言不讳地说,我不是唯成绩论者,但我比较在意孩子的成绩。这话其实不矛盾,我在意的不是成绩本身,而是成绩反映出来的问题。孩子偶尔发挥超常或发挥失常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一定时期内的多次成绩,是孩子学习上各种状况的晴雨表。家长不可能每天陪着孩子上课,也不可能每天打一个电话给老师了解孩子在校情况,只能通过直观的成绩来揣摩孩子的基础知识是否扎实,推断孩子近阶段是否认真听讲,反思学习方法是否有不当之处。
回到小学语文投入与产出的性价比反常的话题上,有些家长或许有苦恼“为何我家孩子进行了大量课外阅读,但语文成绩总是不尽如人意”?个人观点:“形”与“意”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过多强调或渲染其中一样的作用失之全面。
先说“意”,课外阅读某种意义上是个玄而又玄的领域,漫长的积累,延时的反哺。而且,这种反哺本身也比较微妙,可以意会不可言传,用一句白话说就是——某天孩子突然顿悟了,作文有长进了。孩子顿悟的那天,也就是大量课外阅读带来的积累在孩子脑海里融汇贯通,成为孩子自己东西的那天,甚至,孩子的文章都具备了独特风格。需要说明的是,就语文成绩而言,课外阅读起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家长必须耐心等待。但是,孩子对语文这门学科的兴趣、信心可能会在漫长等待的过程中磨灭殆尽,所以,下面就要谈“形”。
阅读理解对作文肯定大有裨益,但语文毕竟是门学科,作文只是语文的一部分。作为一门学科,说知识点也罢,说格式套路也罢,语文的很多东西是课外阅读解决不了的。举一例:一年级看图写话涉及单幅图与多幅图,单幅图要仔细观察图中细节,要写明四要素,如果能再加上“数量”、“颜色”、“表情”、“读者感受”等调料更好。多幅图则要观察其中变化,或是观察因果关系,或是分析某种行为的多个方面,等等。这种格式套路可能被不少家长嗤之以鼻“这样学语文不好,禁锢了孩子的思维,牺牲了孩子的想象力,简直是八股”——这样的声音,在家长100经常听到。
可是,脱离应试教育的背景去侃侃而谈,虽然潇洒,虽然彰显个性,但,你我能跳出这个背景么?而且,追求“形”与追求“意”并非不可调和的矛盾,自由与八股,想象与套路,是语文学习的两翼(顺便说下,八股自有八股的优点,并非定式思维中的不堪,蒋梦麟与陈独秀曾比拼策论秀才与八股秀才,不展开)。
培养孩子课外阅读的兴趣,静待花开。训练孩子的格式套路,稳固成绩。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培养孩子课外阅读的兴趣,可以是感性的,是人文的。训练孩子的格式套路,必须是刻板的,是数学式的,1+1就是等于2。
“形”是必答题,“意”是加分题。有“形”有“意”,缺一则不完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