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易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2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二] 探索《庄子》的奥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4-27 15:12: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家长,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家长易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庄子》在20世纪的国学研究中是一个焦点。近来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十家论庄》(胡道静主编)就选录了胡适、冯友兰、吕振羽、郭沫若、侯外庐、任继愈、李泰棻、关锋、陈鼓应、张恒寿诸先生的著作文章,这些文章代表了20世纪庄子哲学研究的主要成果。
在世界本原的问题上,各家意见分歧很大。侯外庐、冯友兰认为庄子属主观唯心主义;任继愈则认为属唯物主义。在人生观方面,胡适认为庄子是一个出世主义者;郭沫若则肯定了庄子有积极用世的一面;而任继愈认为体现了从避世到游世的转变。在认识论上,侯外庐、冯友兰认为庄子属相对主义;任继愈则认为庄子反对独断和教条;张恒寿认为还有直觉主义的一面。这些都与通常的看法大不相同。
此外,我们还应特别注意从美学和文学角度所作的一些探讨及其获得的成就。如闻一多先生讲:“战国时纵横家以及孟轲、荀卿、韩非、李斯等人的文章也够好了,但充其量只算得辞令的极致,一种纯熟的工具,工具的本身难得有独立的价值。庄子可不然,到他手里,辞令正式蜕化为文学了。他的文字不仅是表现思想的工具,似乎也是一种目的。”陈鼓应先生在20世纪90年代这样谈道:“庄子‘游’的概念,对于后代的文学、美学、艺术等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心游’作为一种审美心理活动,超越了现实人间的一切关系、利害,而以一种审美的心胸观照事物,以艺术的心态来点化世界,构成中国传统美学所提倡的审美心理活动的主干。”
    下面结合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第一册和第四册选录的《秋水》和《逍遥游》的片段进行解读。由于《逍遥游》的节选相对完整,这里先对《秋水》篇作一简要的补充。该篇属外篇,开端即教材所选河伯与北海若的寓言故事:河伯在秋天黄河涨水之时,便觉水波浩荡,以此自大自乐。后来游至大海,才知大海之浩瀚远非平素所见黄河之水可比拟,顿觉眼界开阔,见识大增,豁然生出一番慨叹来:“我原来就是俗语所讲的有所见识便目空一切的那种人啊!有人曾说即使孔子的学问也不算多,伯夷的大义也不算重。我开始并不相信,哪会有超过孔子、伯夷的人呢?当我看到大海之无边无垠才真正明白了过去的局限啊!不然我会永远受到方家的嘲笑的。”接下来是北海若的申述,而且双方连续对话前后共有7次。就主要观点来看,北海若认为(实代表庄子之论),一个固执偏见的人,即便告诉他真谛,他也会因为门户之见而不去接受大道。其实即使浩瀚的大海,如果与天地相比,不仍很渺小吗?更何况人呢!人与万物相比,“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于是河伯问天地为大,毫末为小,这样讲就正确了吧?北海若认为否,应该是“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终始无故”。就是说,空间无界,时间无限;在漫漫无际的宇宙中,得失不必患、生死不必忧。一个人唯有不以大为大,不以得为得,不以喜为喜,才可达到对世俗的超越、向自然的回归。河伯又进一步问,面对无大无小、无始无终的境界又该怎样做呢?北海若说没有大小、是非,则不再固执一端而自以为是;因之万物齐一而苍茫博大,无拘无束而任其变化。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沙发
发表于 2012-4-28 13:29:48 | 只看该作者
妙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网站地图|家长易论坛 ( 鄂ICP备16011226号-1  点我聊天

GMT+8, 2024-12-26 03:21

Powered by 家长易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