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易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1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江城生活] 中国民族一览(4)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4-28 07:24:2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document对象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家长,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家长易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7 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族是中亚的一支民族,为是吉尔吉斯共和国的主要民族。,多信仰伊斯兰教。中国境内约有16万柯尔克孜人(2000年),主要分布于新疆西部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史记》中最早记录了柯尔克孜人的情况,称之为“鬲昆”。两汉时称“坚昆”,魏晋南北朝至隋代称“结骨”、“契骨”、“纥骨”、“护骨”。唐代时根据汉语的音译通称为“黠戛斯”。五代十国、辽、宋、金时又称“纥里迄斯”,大蒙古国和元代时称“吉利吉斯”.清代时按准噶尔人的称呼,称其为布鲁特。乃蛮,钦察,契丹等来自哈萨克汗国的部族属于吉尔吉斯的“色尔特克勒克”(意为“外部之人”)。不属于吉尔吉斯本部。
文化
柯尔克孜人最早信仰原始宗教萨满教,早期生活在天山南部及中亚等地的柯尔克孜人西元10世纪前后就皈依伊斯兰教。
柯尔克孜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语言为柯尔克孜语),属于突厥语族钦察语支。历史上,柯尔克孜族曾经使用过古突厥文与察合台文,中国新疆的柯尔克孜族则使用阿拉伯字母拼写柯尔克孜语。
柯尔克孜族的女子多穿长连衣裙,上身穿黑色小马甲,有些地方的妇女穿小竖领的白色衬衫。妇女用头巾包头,外佩饰品。男子的高顶方形帽是一大特色,多用皮子或毡子做成,又一个卷沿,两侧有护耳。男子的上衣多是圆领,绣有花边。腰间束皮带,佩有小刀。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4-28 07:25:06 | 只看该作者
8 赫哲族


赫哲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在俄罗斯称为那乃人,分布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至鄂霍次克海。赫哲族在中国境内的人数较少,现有4640人(2000年人口普查)。居富锦县大屯沿松花江上游的称“那贝”,居嗄尔当屯至津口村的称“那乃”,居勒得利村沿黑龙江下游至乌苏里江的称“那尼傲”。

赫哲族的先民自古在居住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三江流域。历史上曾有“兀者野人”、“黑斤”、“黑真”、“赫真”(意为:“东方的人”)、“奇楞”(意为“住在江边的人”),兀狄哈、“赫哲”、“戈尔德”等不同名称,赫哲人自称“用日贝”、“那尼卧”、“那乃”,即本地人的意思。明朝时为野人女真的一支。“赫哲”一词最早见于《清实录》。一般认为赫哲族是以古老的黑水部为核心,吸收了鄂伦春族、鄂温克族、满族、汉族、蒙古族及其他土著等民族成分,在清初形成较稳定的族体。于清末进入阶级社会。原居住在库页岛的赫哲族人在清朝被俄国人赶到大陆。他们服鱼皮,也服狍子皮,因此有时被命名为鱼皮鞑子。俄国人以前叫他们高尔德人。在黑龙江下游的与乌尔奇人有关。

文化

赫哲族的民族语言为赫哲语,赫哲语属阿尔泰语系的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有不少的语汇与满语相同。现在通用汉语,很少有40岁以下赫哲族人会说赫哲语。我国境内赫哲族没有文字,早年削木、裂革、结革记事。清朝时用满文,现因长期与汉族交错杂居,通用汉文。

信仰萨满教。人口超过门巴族,居中国五十六个民族的第五十五位。主要从事捕鱼和狩猎。狗拉雪撬是他们的主要交通工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网站地图|家长易论坛 ( 鄂ICP备16011226号-1  点我聊天

GMT+8, 2024-11-15 01:55

Powered by 家长易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