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易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综合交流] 那些我们逼孩子说的谎话,是如何伤害家庭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3-6 11:08: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document对象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家长,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家长易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隐瞒年龄  

  逃票省钱或是隐瞒年龄换得的小利,是无法等同孩子道德和公共责任感的缺失的!

  在号称荷兰迪斯尼的Efteling游乐园门口,我看到一对中国夫妇带着儿子来玩,只听那个妈妈对儿子嘱咐:“要进去了哦,等会儿在门口如果有人问你几岁了,你就说3岁。”

  “可我是5岁啊!”

  “5岁就要买门票了,3岁还是免费的。”

  “可要是他们看出来我是5岁怎么办?”孩子有些害怕。

  “不会的!”妈妈安慰儿子:“我们中国人比荷兰人长得小。进门他们不见得会问你年龄,我嘱咐你是以防万一。免票省下的钱,妈妈进去给你买冰淇淋吃,好不好?”

  孩子听懂了,高兴的点点头。进门时,孩子自己在脑门上比着个三的手势往前走,的确没人问他年龄。他们一家进去后哈哈大笑,很开心:“耶,过关了!”

  过了一会儿,在坐海盗船的地方排队,我又看到了这一家三口。只听孩子妈又开始嘱咐了:“你想坐这个的话,那等会儿有人问,你得告诉他们你六岁了。因为这个船规定是六岁的小孩才能坐的。记住了,六岁哦!”孩子怯怯的点头。

  排到他们时,管理员问孩子:“你几岁了?”孩子妈抢着用英语回答:“六岁。”管理员盯着孩子,和蔼但不容置疑地再问:“请问你几岁了?”孩子紧张的看了看妈妈,妈妈小声怂恿他:“六岁,Six。”孩子涨红了脸,张了张嘴,突然崩溃大哭起来:“我到底多少岁啊?我是三岁,六岁,还是五岁啊?我不知道了。”

  孩子一哭,管理员吓坏了,她听不懂中文,以为是自己把孩子弄哭了,她说着对不起并让孩子父母带孩子去休息室缓和一下,让他们下一轮再坐。孩子妈陪着笑,边拉着儿子走出队伍边数落:“不许哭!都是因为你想坐这个,我们才让你说六岁的。爸爸排了那么久的队,你看,还要等下一轮。不要哭了,你一哭不是露馅儿了吗?幸好那个阿姨听不懂中文…”

  他们走向休息室,孩子的哭声越来越远。我忘不了那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在充满了欢笑声的游乐场,一个孩子小小的背影,肩膀一抽一抽的。

  在长辈面前,必须要说违心话吗?

  这次回国,在妈妈住的公寓楼外,看到楼上邻居的儿子儿媳和小孙子在单元门外商量什么,踌躇不前。

  五六岁大的小男孩嘀咕着:“我能只看奶奶,不吃饭吗?我不喜欢吃奶奶做的菜。”

  爸爸马上就急了:“奶奶就盼着我们来,辛辛苦苦做了一大桌菜,你怎么能不吃呢?你不但要吃,你还要说‘真好吃’!”

  正说着,奶奶在楼上喊话了:"哟,来了。怎么不上来啊?我专门做了鱼呢!"

  孙子一听,更苦恼了,嘟囔:“奶奶做的鱼最难吃了。”

  爸爸不耐烦了:“怎么这么不懂事儿呢,挑什么食?赶快上去!”

  孩子要哭了,孩子妈心疼:“好了,先上楼看奶奶,妈妈等会儿带你去吃麦当劳。”

  爸爸还有点不放心:“你先练习一下称赞奶奶做的菜好吃,来,说‘真好吃’!”

  “真好吃!可是,我说真好吃,奶奶会给我夹好多鱼,怎么办?”

  “你别管那么多,吃就是了。再来,‘真好吃’!”

  孩子恹恹的重复:“真好吃。”

  “高兴点,大声点,再说。”孩子爸抱起孩子往楼上走了。随着咚咚的上楼声,我还可以隐约听到孩子不断在父亲的督促下重复着那句“真好吃”。

  和父母的相互信任,一个家庭的凝聚力,需要用彼此的真实来建立!

  其实这两件事都涉及到了一个因为某种缘由,父母教孩子说谎的问题。

  第一个事件,不用我多分析,大家对其中的利弊应该一目了然:逃票省钱或是隐瞒年龄换得的小利,是无法等同孩子道德和公共责任感的缺失的,更别说对孩子情感世界造成的困惑和不安全感了。这个问题相对容易改正和避免,只要父母不要贪小便宜,遵守公共规则也引导孩子如此就可以了。

  可第二件事,就要复杂而且难处理得多了,尤其是在我们中国的家庭里。因为说违心话的原因是为了尊崇一个中国文化里最不能动摇的美德:孝心!

  对一个儿孙是自己晚年生活全部的奶奶来说,为迎接儿孙,马不停蹄忙活出的一桌饭菜,你忍心泼冷水吗?甚至为了讨老人欢心,我们还要教孩子违心的说“真好吃”。不用说,误以为孙子最爱吃自己烧的鱼的奶奶会乐此不彼的继续做鱼;而孙子每次去见奶奶,都伴着一种不情不愿的压力吧?虽然自己也想念奶奶,可相聚总是无法轻松愉快。

  还记得一个故事,老太太临终前对丈夫说:“老伴儿,其实我最爱吃的是蛋黄,但看你也喜欢,我就吃了一辈子蛋清!”老先生哭了:“我其实不爱蛋黄,但每次看你抢着吃蛋清,我就吃了一辈子蛋黄。”这是个为了赞扬老两口为了彼此而自我牺牲了一辈子的那种心灵鸡汤故事。

  我总是体会不到其中的温情,连最亲的人都无法相互坦诚和理解,不管不顾的就任性“牺牲”了一辈子,结果是场误会,这该感动吗?该成为“爱”的标准被宣扬吗?这种情感成本的耗费是不是太大了?想想这个孩子,也许就这样顶着一个个自我制造的“误会”,压抑着长大了。而那些由于违心,积累得越来越多的委屈,别扭,最后发酵成在情感上对亲人的疏离。

  为此我和我妈妈讨论过,如果她是那个奶奶,她是愿意被哄在谎言里还是她有心理承受力听实话。蔻妈说:“我能接受也希望听到实话。如果我知道我孙子要承受那么多不快来吃我做的菜,我肯定不开心。而且,做菜是可以改进的啊。可说实话时的方式和语气很重要。”

  的确,如果说:“您做的菜最难吃。”这种情感针对性太强的话既没有建设意义又伤人。

  换个做法呢?如果那个爸爸听见孩子抱怨菜难吃时,多听听孩子的理由,问问他:“哪个菜你不喜欢啊?”“为什么不喜欢啊?是太咸,是太辣,还是没味道?”“有没有喜欢吃的菜啊?”等等。得到这些信息后,可以跟孩子分享自己的感受,比如“爸爸妈妈都没有觉得辣啊。”或者“嗯,我也觉得鱼咸了。”

  如果是前一种情况,就要告诉孩子,那是口味不同,家里其他人都觉得没问题,你可以少吃点,但是不能只依自己的口味换味道。如果是后一种情况,就和孩子一起商量,如何调整措辞告诉奶奶。孩子可以说:“奶奶,其实这个红烧肉挺好吃,可是这鱼太咸了……”这样,父母始终和孩子有共识,既没有让孩子对父母失去信任,又能让他学到尊重别人,以及沟通交流和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中国家庭看似和睦,联系紧密,其实亲人间很少能真正理解彼此,都自以为是的做着“为你好”的事情,走着“报喜不报忧”的过场。那些看似为对方着想的言行,最后都成了彼此的负累,疏远着隔膜着我们的亲情。

  其实不用把事情复杂化,很多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就能了解和疏通,没必要强硬的用命令和“不”去拦死继续交流的可能性。拿掉情绪,把问题具体化,把矛盾点拆分,可以化解很多冲突。有那个心理承受力去别扭着说一辈子违心话,为什么没有勇气和耐心多想想用什么方式和亲人沟通,相互支持,共同面对问题?一个家的凝聚力就是这样建立的。

  别再教孩子说谎了,这只能苦了孩子,累了老人,两难着我们自己,何必呢?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网站地图|家长易论坛 ( 鄂ICP备16011226号-1  点我聊天

GMT+8, 2024-11-23 11:04

Powered by 家长易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