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易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9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验分享] 天了个噜!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居然可以这么培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5-29 20:47: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document对象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家长,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家长易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

先正确认识这个词本身

一提到批判二字,总给人一种感觉是,那就是你说的是什么,我总要想到一种观点来反驳你。其实我们需要掌握一种观点:批判并不是我们的目的,思维才是我们要关注的问题。

千万不要把批判作为主题,如果把批判作为主题,就是要在对方的言论当中,观点当中找出不足进行攻击的话,很多时候我觉得那不是批判性思维,而是“抬杠”。

真正的含义

(1)严谨的思考

(2)明辨性思维

(3)审辨性思维

逻辑能力

在表达中体现逻辑能力

(1)写作和口语考试中

新版SAT的考试在作文写作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变,它不再简单地给你一个命题作文让你自由地发挥、书写,而是给你一篇已经成文的文章,让你分析它的论证条理。

那么倒过来我们在前面写作的过程当中我们需要通过我们自己语言的组织来呈现出自己严谨的、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在新版的写作考试当中,我们需要能够更好地看出这篇文章整个论证当中是否能够很严密地符合了逻辑思维的要求。

(2)定义

论证开始时,必需先确定核心词的定义。

思考:志愿者(volunteers)是自私的吗?

很多同学和家长都知道在美国大学的招生中,非常看重每个同学的社会责任感,所以大家要去做很多的志愿者工作。当然我们先排除肯定是自私的情况,比如只是为了拿到一个志愿者的证明,申请国外大学,但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人倾其一生做很多志愿者活动。

所以就有人提出:“志愿者活动是为了满足他们自身的愿望哇(帮助别人,证明自己的价值),所以志愿者都是为了满足他们自身的利益。因此志愿者行为都是自私的。”

但我们需要思考,这个观点中是否有哪个字眼是需要定义的,那就是“自私”。自私应该解释为:当我个人的利益和公众的利益、和他人的利益出现了矛盾,我首先毫无疑问先满足个人的利益甚至牺牲他人的利益,而不能够把每一天、每时每刻做的事情都称作自私。

通过定义的方法,我们可以得出把做志愿者都当作自私的观点是有问题的的。当志愿者是得到了自己某方面的满足,但是首先他们在自己的利益和他人的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将公众利益和他人的利益放在了前面,这当然不能称作为自私。

(3)论证的过程

归纳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

①Overgeneralization

什么叫Overgeneralization?实际就是一种以偏概全的感觉。比如当我们讲老年人,长辈给我们的建议和同辈人给我们建议哪个更有价值的这个话题的时候。那么如果仅仅提到自己的爷爷奶奶这个给我的建议的时候,真的就能很好进行证明吗?

②统计数字的“高明”运用

同样,如果我们能够很好地运用一些统计数字的话,能为我们的文章增色不少,使自己的文章更加有说服力。不过统计数据有的时候有一些刻意的使用之下的误导的可能性。

比如这句话:在罗马的梵蒂冈,平均每平方公里有两位教皇。实际这句话是相当荒唐的,我们知道无论在罗马的哪个时代,活着的教皇只有一位,但是这句话从统计学上来讲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整个梵蒂冈只有0.44平方公里,数据当然可以这样说。

③滑坡谬误——设想中的多米诺效应

一只鸡蛋引发的血案?

有这样一个笑话,有一个人,他拿着一个鸡蛋就开始遐想,说这个鸡蛋能孵出小鸡,鸡长大后又能下蛋,然后就能形成一个小小的养鸡场,然后他就可以卖掉这些鸡去买牛,然后又可以开一家养牛场,然后就变成了一个百万富翁。

他不断地把自己美好的愿望向自己的太太描述,说到后面他终于露出了马脚,他说等到我有钱了,我就可以有情人了,一不小心露出了自己本来的面目。结果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他的妻子一下就把他的鸡蛋给捏碎了,说我要现在就把那个有情人给杀死。

这个例子的目的在于很多时候我们自己以为整个事情会一点一点一点地向前去推,最后能够得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结果。但是大家需要注意每个环节之间并不是必然性的而是或然性的。由此我们发现如果我们通过这样一个推理得到一个观点,那么这个结论往往是不那么可靠的。

在分析中体现逻辑能力

(1)在阅读与文章写作中

(2)可信的证据

(3)论证过程中层层推进

(4)必要的诉诸情感

影响逻辑分析的常见因素

(1)盲从权威

在人类的整个文化和科学发展历史,实际都是挑战了一些既有的权威。如果我们的思维一直禁锢在原有的权威之下,那么很多时候我们的科学不会有这样的发展。

同时权威我们也要辨明是哪方面的权威,如果爱因斯坦提到关于物理学方面的问题,那我们当然可以认为他是权威,而如果是爱因斯坦提到的是我们生活的问题或是怎么建立一个幸福家庭的话,那我们恐怕不能也把他当作权威。因为这牵扯到一个专业领域的问题。

(2)盲从公众

我们中国学生最喜欢写的一句话之一就是“众所周知”,好像有“众说周知”这四个字在前面挡住,后面的所有论证都应该是不言自喻的。其实我们仔细想一下,很多的“众说周知”都一定是对的吗,都是不能挑战的吗?太多的“众所周知”的知识都在历史上面被我们推翻了。

(3)假因果

很多时候我们会有一个问题,就是两件事情一前一后发生了,那他们是否一定有因果关系呢?有学生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学生手里有钱了以后,就更容易受到金钱的诱惑。”

而我们需要质疑的是一个人手里有钱和他禁不起物质的诱惑之间有没有因果关系。我们知道有很多事情是伴随发生的,但一定它们有因果关系吗?所以我们在很多情况之下,因果关系一定要更深入地去探讨。

(4)心理暗示强化

很多时候我们的迷信也是这样来的。比如有些西方人在早上出门的时候,看到面前有一条黑猫走过去了,他就会觉得今天的运气一定不好。而实际上我们一天运气好还是不好和我们对这一天的评价取决于我们的心理。

当他认为黑猫走过去的就代表这一天不吉祥的话,那他对这一天发生的所有,哪怕最微小的不顺利的事情,都会不断地去强化他这个概念。很多时候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往往受到心理暗示的支配,所以我们会把一些毫不相关的事情联系起来。

(5)选言肢不全

故意把其它的可能性去除,在读者面前只呈现两种选择。比如有一个人现在和我说:“你要么做一个懒惰的胖子,要么做一个勤劳的瘦子。”那么我肯定会愿意做一个勤劳的瘦子,然而他这句话里面去掉了很多其它的可能性比如“勤劳的胖子”,“懒惰的瘦子“,他在呈现当中只给你两种选择,让你觉得似乎只能选这当中的一个,这实质上是一个误导。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网站地图|家长易论坛 ( 鄂ICP备16011226号-1  点我聊天

GMT+8, 2024-12-25 15:39

Powered by 家长易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