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家长,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家长易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好多老人爱让小孩子背东西,我们年轻一辈反对灌输,希望小孩子学会批判性思考。那么童年背诵到底有必要吗?有人说,读诗不仅仅是读诗,更是读人,读心,对吗? 前几天,约着几家朋友出去郊游,在车上,我们教朋友的孩子丫丫背了几句唐诗,另一个朋友很惊讶:呀,你们学点英文我还可以理解,什么时代了,还让孩子背诵他们根本不懂的古诗词,你觉得有用吗?我们当年背古诗,多痛苦啊。还要让孩子再经历吗?
所谓懂得,皆为共情 朋友的这个问题,让我想起另外一个小故事。 我的朋友小梁,40岁生日的时候,决定去挑战珠峰。在大本营,她因为高原反应无法入睡,痛苦难忍,没有网络,没有电视,她通宵默诵唐诗,分散注意力。 楚塞三湘接,江流天地外,九曲黄河万里沙,一片孤城万仞山。白云满鄣来,黄沙暗天起。关山四面绝,故乡几千里。 从王维的《汉江临泛》,到刘禹锡《浪淘沙》,从王之涣的《凉州词》,到刘昶的《断句》······那些记忆全部乱了,在她脑海里,她跳着背。 天亮的时候,她走出帐篷,看着眼前的壮丽景观,突然感受到了唐诗的气势,一种类似航拍的气势。她懂得了,唐诗的艺术并非忽视时间的流失,而是让流光本身成为美好。
那么,我们该不该让孩子背古诗? 我只想说,假如小梁没有背过唐诗,她生命中,也许永远无法有这一刻,这种体验。 孩子不懂诗,我们年纪小的时候,在父母和老师的强压下,牙牙学语也好,机械记忆也好,都是一知半解,囫囵吞枣。可以领悟到浅显的韵律美,就已经是极高的悟性。 但总有一天,他会与背过的古诗重逢。懂一首诗,需要通感、共情,需要人生阅历,还需要一点运气。 唯有当你处于相似的情景下,忽然想起一句早已烂熟于心的诗,触发了共情的钮,才真的能懂得诗词之美。
所谓育儿,皆为育己。 西方国家的教育,经历了一个过程。曾经最热门的经济、应用等专业,随着电子化程度越来越高,趋于平淡,而冷门的艺术、文学类学科,正在慢慢地成为热门。新东方古典老师在宣讲中说,未来需要高概念化、高感性人才,因为计算可以被电脑完成,创意不能。 未来的世界,需要孩子们从纯粹的就业技能导向,转向对美的本质认知。 文学是美。让孩子学古诗,与让孩子学习画画是一样的。教会不是目的,培养他的兴趣,让他掌握认知美的一种方式,自己去运用,才是目的。 所以,朋友说那种死记硬背的痛苦,其实可以消除。父母假如本身就认同这种美,这种美,充斥他们的生活,孩子会耳濡目染,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 从小,让他读读诗,背背词。不勉强,别刻意,要自然而然。如果他一开始图新鲜能读几首,后来就不读了,那也别强迫他。 你就在那儿,用笔抄诗词,他看你老这样,慢慢就吸引过来了。你再告诉他,这个字的意思是什么,两个字连成的词意思是什么,一句话的意思是什么?慢慢的,他不光会背诗,还认了字,懂了句意,还有可能想写上几笔。
所谓教学,彼此相长。 一提到学古诗,大家都有紧张感,浩瀚如云,从何下手?是不是自己也要出口成章,满腹经纶,才配得上教? 我总结了几个大家关心的问题,谈谈拙见。 其实不然,大概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脉络就行,比如先找字好认、短一些的诗词,再慢慢到有生僻字、长一些的诗词文章都行。至于其他的,不用太刻意,也没有必要。觉得好的,就与他共享。当然,可以在背诗时把相关背景告诉他。 那么,给孩子选诗词,需要有什么避讳么?比如说爱情的,诉说衷肠的,要尽可能避免? 其实,这也没必要回避。殊不知,我们从小学习那些所谓“净化”了的绿色诗词,只是一些被隐藏了“本色”的文字而已。 所以,我们要想教给孩子诗词,就像现在越来越求真务实一样,将其本义还原给孩子就好。至于爱情,有什么可以避讳的?位列文典首位的《诗经》首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不也是纯粹的爱情诗句么?能够表达美好情感,何尝不是最美呢?
当然,也不是完全大撒把,有放有收。那些在元曲中赤裸裸的床戏描写,还有什么《鸳鸯阵》之类的情色禁书,你还是相对屏蔽一下,等他自己大了,性观念足够成熟之后,再自己去挑灯夜读吧。 我想让小孩子读古诗词的意义不外乎,我告诉你我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我告诉你古人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你可以认同,也可以嗤之以鼻,这一切都需要你先去体会“共情”的妙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