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家长,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家长易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 故事鼹鼠妈妈过世了,三只小鼹鼠天天都跟爸爸吵着:「妈妈呢?」
鼹鼠爸爸不知道该怎么该孩子解释,于是乔装成鼹鼠妈妈,一人分饰两角。
有天鼹鼠爸爸去上班,却忘了卸掉前一晚的妆,顶着母鼹鼠的样子,却穿着公鼹鼠的西装出门。
进到公司,大家都在看他,等他发现自己忘了卸妆,已经晚了。
鼹鼠爸爸的上司是头梅花鹿,快下班的时候,他把鼹鼠爸爸叫到办公室。
「对不起,我不是有意的。」鼹鼠爸爸跟梅花鹿解释了一番。 梅花鹿听完,跟鼹鼠爸爸说:「回家吧。」 「这是要开除我的意思吗?」 「不是。我看了一下数据,今天是你的生日,所以让你早点回家,好跟孩子一起过生日。」
鼹鼠在洗手间卸完妆,回到家换上鼹鼠妈妈的衣服。晚上,鼹鼠爸爸给孩子读睡前故事。
等到三只小宝贝睡着,鼹鼠爸爸回到房间,发现枕头底下放了一张图画纸,纸上画了一个箭头,指着床底下的位置。鼹鼠爸爸趴到床底下,看见一个纸盒,他把纸盒打开,里面有条领带,以及一张生日贺卡写着:「生日快乐,亲爱的老爸。」 § 心理近期有一部火红的电影,引起民众讨论,就是印度影星阿米尔汗主演的《摔跤吧!爸爸》。
描述一位摔跤手父亲,原本寄望能有儿子继承事业,偏偏妻子生下的是女儿。
刚开始他带着重男轻女的观念,对女儿没有太大的期望,就等着她们日渐长大,有天和其他男人共组家庭。
没想到女儿爱上摔角,父亲也逐渐打破自己过去男女有别的刻板观念,好比只有男人才适合摔跤,女人就该嫁人。
他真正的从家中国王的角色退下来,成为女儿的教练、盾牌和帮助女儿迈向个人理想的推手。
这是整部吸引人讨论的一点:「父亲和女儿之间的理想关系」是什么。
现代,一位父亲的角色,随着心理咨询与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有一些清晰的成果,可供困扰于不知该怎么和女儿相处的父亲参考。 穷养儿、富养女?更重要的是性别平等
男孩儿和女孩儿确实有所不同,这个不同包括生理结构等。
但这不表示因为有些先天的差异,孩子就必定要服从某种社会形象,因为社会的性别形象可能是刻板的,会压抑孩子个人成长的发展。
父亲是女儿认识异性的第一个模板,研究显示,影响女儿择偶观的要素之一,就是父亲的形象。
社会学家告诉我们,我们经常带着一副主观的眼镜看世界,却误以为客观,这就是所谓「熟悉化」。好比认为「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就是必然的,就是因为过份熟悉,失去反思这当中存在不合理的可能性。
譬如如果一个父亲坚信女性不适合读理工科,就可能将这个刻板观念灌输给孩子,造成女儿真的以为自己不适合读理工科系。进而,这个观念会随着女儿对这种刻板印象的耳濡目染,延伸到自己未来的家庭。
如果父亲认为家里就该是女孩子洗碗、做家事,就可能造成家里的角色扮演,女儿看见父亲吃饭之后翘着二郎腿看电视。
等到女儿自己成家,她可能就会继续默默的扮演这样的角色,没有察觉到自己和丈夫之间的不对等。让女儿遭受家庭中的软暴力、冷暴力却不知保护自己。
所以当父亲的功课之一,就是要学习戴上「去熟悉化」(defamiliarization)的眼镜,开始对性别差异与平等的课题敏感一些,思考当中是否有不合理之处。
尤其从现实面说,国内还是属于重男轻女的环境,男性更容易得到特权而不自知。
所以当面对性别平等议题,父亲的自觉会成为孩子的借镜,而孩子会带着父亲传承的观念,影响他们对配偶的挑选,家庭的建立。 §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女儿不是爸爸前世的情人
有些父亲将自身对于不同女性角色的念想,投射在女儿身上,好比有句话说「女儿是爸爸前世的情人」。
这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依赖,一个是边界感,两者互为父女关系的表里。如心理学家纳皮尔(Augustus Napier)、惠特克(Carl Whitaker)在《热锅上的家庭:家庭问题背后的心理真相》所言,过份强调系统化的家庭,会产生「全家共生」(family-wide symbiosis)的病态依赖。
进而,过份强调依赖的父亲,往往会打破与女儿之间该有的边界。当父亲意识到女儿虽然是自己的血脉,但终究是一位异性,并且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异性。
作为父亲,我们尊重她的个人隐私,不随便进她的房间,或是翻看她的日记,也避免女儿有反感的身体接触,都是对女儿个体的尊重,这份尊重也使她明白自己在外该如何理解哪些是骚扰,哪些是一个女孩子该为自己伸张主权的边界。
反之,若女儿被父亲说得好像自己永远都是男性眼中的弱者,永远都得依赖父亲保护才能生活,可能会造成过度依赖,但这个依赖其实是双方的,父亲害怕失去女儿,女儿害怕失去父亲。
于是女儿在边界被侵犯,内心不舒服的时候仍不敢向父亲表达真实想法,以避免父女关系的破裂。
换言之,就算女儿真是前世的情人,这辈子也是另一个个体,跟上辈子没关系。就像没听说分手后,前任还受你管辖,同个道理 § 三角关系与缺位的父亲夫妻关系是家庭幸福的首要影响因素之一,当夫妻之间关系好,对整个家庭呈现正面影响。
相反地,有时家庭关系的问题,来自夫妻关系的不和谐。更广来看,夫妻之间的问题,往往会使孩子卷入其中。
同样的,母子或父子之间的问题,也会使伴侣卷入其中。
三者中可能出现替罪羊,或是如卡普曼所说的有「受害者」,必有「加害者」,且往往会有「拯救者」,三个角色相爱相杀,逐渐扩大一个家庭的不和谐。
好比一个家庭中,父亲过份关心女儿,忽视妻子,就像前段说的把女儿当成前世的情人转世,可能造成妻子的忌妒。
妻子若是无法保持心理平衡,和丈夫沟通;同时陷入矛盾,认为吃女儿的醋,有失母亲的角色,转以其他方式发泄,好比对女儿特别挑剔,无法直率的去爱女儿。
台湾作家平路,曾自述幼年无法理解母亲为什么不爱自己,直到父亲去世,母亲才意外吐实说平路是帮佣的孩子。某些家庭,父亲在与女儿的关系上,就像隐形人。
但是当父亲缺位,母亲可能就会成为父亲的替代者。若她不知道该怎么扮演父亲,于是就以刻板印象中,社会提供的父亲形象去教育孩子,变成一个比沙文更沙文的父亲。
因此父亲在家庭中坚守父亲的角色,就像《摔角吧!爸爸》中阿米尔汗之于女儿的角色,他做好自己该做的,不逾越自己的权力,但也绝对不会为了避免冲突而隐身,让女儿承受不必要的风吹雨打。 § 结语学会生存现代社会的发展速度,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重担,必须要不断努力的补充新知,与时俱进,才能避免被社会淘汰。
与此同时,为人父的,又必须在固有的价值体系中,逐渐向年轻人的价值体系望过去,双方彼此寻找一个和谐共处的交会点。
但有一件事情是不变的,就是父亲对女儿的爱。
改变的是父亲要修正对于性别、家庭等观念,以求得对女儿最大的幸福考虑。这个幸福不是以父亲的幸福为前提,不该由父亲独断的去做决定,为了避免女儿受任何一点伤,让她失去翱翔天际的机会。
女儿的人生,是属于她的,她拥有与父亲不同的天赋,有权力开创属于自己的人生。如《摔跤吧!爸爸》中的女儿,她们选择摔角不是因为爸爸要她们这样做,而是因为她们真的喜欢。
高浩容:哲学、教育双博士生,台湾哲学谘商学会监事,著有《心灵驯兽师》等十多部出版品。现居上海,专职咨询与写作。公众号:故事心理(studiomow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