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积累运用(10分) 1、补写出下列诗文的空缺部分(4分) (1) ,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2)庭下如积水空明, ,--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3) ,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松间沙路净无泥。 。《苏轼〈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2、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按要求答题。(6分) 东瓯之人谓火为虎,其称火与虎无别也。其国无陶冶,而覆屋以茅,故多火灾,国人咸苦之。海隅之贾人适晋,闻晋国有冯妇善搏虎,所在则其邑无虎,归以语东瓯君。东瓯君大喜,以马十驷、玉二瑴、文锦十纯,命贾人为行人,求冯妇于晋。冯妇至,东瓯君命驾虚左,迎之于国门外,共载而入,馆于国中,为上客。明日,市有火。国人奔告冯妇,冯妇攮臂从国人出,求虎弗得。火迫于宫肆,国人拥冯妇以趋火,灼而死。于是贾人以妄得罪,而冯妇死弗悟。 翻译下面句子(6分) (1)其国无陶冶,而覆屋以茅,故多火灾,国人咸苦之。 (2)于是贾人以妄得罪,而冯妇死弗悟。 二、阅读理解(15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3—6题。 没有秋虫的地方(叶对陶) 阶前看不见一茎绿草,窗外望不见一只蝴蝶,谁说是鹁鸽箱里的生活,鹁鸽未必这样枯燥无味呢。秋天来了,记忆就轻轻提示道,“凄凄切切的秋虫又要响起来了。”可是一点影响也没有,邻舍儿啼人闹弦歌杂作的深夜,街上轮震石响邪许并起的清晨,无论你靠着枕头听,凭着窗沿听,甚至贴着墙角听,总听不到一丝秋虫的声息。并不是被那些欢乐的劳困的宏大的清亮的声音淹没了,以致听不出来,乃是这里根本没有秋虫。啊,不容留秋虫的地方!秋虫所不屑居留的地方! 若是在鄙野的乡间,这时候满耳朵是虫声了。白天与夜间一样地安闲;一切人物或动或静,都有自得之趣;嫩暖的阳光和轻谈的云影覆盖在场上。到夜呢,明耀的星月和轻微的凉风看守着整夜,在这境界这时间里唯一足以感动心情的就是秋虫的合奏。它们高低宏细疾徐作歇,仿佛经过乐师的精心训练,所以这样地无可批评,踌躇满志。其实它们每一个都是神妙的乐师;众妙毕集,各抒灵趣,哪有不成人间绝响的呢。 虽然这些虫声会引起劳人的感叹,秋士的伤怀,独客的微喟,思妇的低泣;但是这正是无上的美的境界,绝好的自然诗篇,不独是旁人最欢喜吟味的,就是当境者也感受一种酸酸的麻麻的味道,这种味道在另一方面是非常隽永的。 大概我们所蕲求的不在于某种味道,只要时时有点儿味道尝尝,就自诩为生活不空虚了。假若这味道是甜美的,我们固然含着笑来体味它;若是酸苦的,我们也要皱着眉头来辨尝它:这总比淡漠无味胜过百倍。我们以为最难堪而极欲逃避的,惟有这个淡漠无味! 所以心如槁木不如工愁多感,迷朦的醒不如热烈的梦,一口苦水胜于一盏白汤,一场痛哭胜于哀乐两忘。这里并不是说愉快乐观是要不得的,清健的醒是不必求的,甜汤是罪恶的,
狂笑是魔道的;这里只是说有味远胜于淡漠罢了。 所以虫声终于是足系恋念的东西。何况劳人秋士独客思妇以外还有无量数的人,他们当然也是酷嗜趣味的,当这凉意微逗的时候,谁能不忆起那美妙的秋之音乐? 可是没有,绝对没有!井底似的庭院,铅色的水门汀地,秋虫早已避去惟恐不速了。而我们没有它们的翅膀与大腿,不能飞又不能跳,还是死守在这里。想到“井底”与“铅色”,觉得象征的意味丰富极了。 3、给下列带点的字注音(4分) 微喟( ) 隽永( ) 酷嗜( ) 水门汀( ) 4、简析文章第二段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描写虫声。(4分) 5、文中说:“虽然这些虫声会引起劳动人的感叹,秋上的伤怀,独客的微喟,思妇的低泣;但是这正是无上的美的境界。”联系全文,说说秋虫鸣声是“无上的美的境界”的原因。(3分) 6、文章结尾说:“想到‘井底’与‘铅色’,就觉得象征意味丰富极了。”结合全文,说说“井底”与“铅色”象征什么?本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4分) 三、作文(50分) 7、以“听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拟题目;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参考答案: 一、1、(1)水何澹澹,山岛辣峙。(2)水中藻、荇交横 (3)竹径通幽处 (4)萧萧暮雨子规啼 2、(1)他们的国家没有砖瓦,而盖屋顶子全用茅草,所以多火灾,国人都吃过它的苦头。 (2)于是那个商人因为说假话获罪,但冯妇却至死也没搞清是怎么回事。 二、3、kuì juàn shì tīng 4、修辞手法:衬托,用静谧的环境衬托虫声。 比喻,秋虫是神妙的乐师。 拟人,秋虫的鸣唱踌躇满志。 对比,用“高,低,宏,细,疾,徐,作,歇”四组反义词写秋虫合奏的神韵。 5、秋虫的鸣唱给我们枯燥的生活带来了味道,不管这味道是甜美的还是酸苦的,总胜过淡漠无味百倍。 6、“井底”与“铅色”象征城市鹑鸽箱似的生活。(或“象征城市乏味的生活”) 本文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美好景色的喜爱、赞美之情。 7、可以写听歌曲或乐曲得到的享受和获得的感悟,也可以讲述与听歌有关的人和事。 东 的人把“火”叫作“虎”,他们发“火”和“虎”的字音没有区别。他们的国家没有砖瓦,而盖屋顶子全用茅草,所以多火灾,国人都吃过它的苦头。靠海边的地方,有一个商人到了晋国,听说晋国有个叫冯妇的人善于同虎搏斗,冯妇所到的地方就没有老虎。商人回来把这件事告诉了东 国君。东 国君听了高兴,用马四十匹、白玉两双、文锦十匹作礼物,命令商人做使者,到晋国聘请冯妇。冯妇应邀到来,东 君命驾车,虚左,亲自在国门外迎接他,又一起乘车进入宾馆,把他当做国中的上宾款待。第二天,市中起火,国人奔告冯妇,冯妇捋袖伸臂跟随国人跑出来,找老虎搏斗,却没有找到。这时大火迫向宫殿店铺,国人簇拥着冯妇就奔向大火,冯妇被烧灼而死。于是那个商人因为说假话获罪,但冯妇却至死也没搞清是怎么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