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易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综合交流] 香港的大学为什么那么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4-6 08:47: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家长,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家长易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常言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港校吸引内地学子的第一法宝就是高额奖学金。香港高校的入学奖学金最高可达14万港币一年,并发放4年。同时,在入学之后,学校里面还设有大量不同类别的奖学金或奖项,供在学的本科生申请。以香港理工大学为例,2011年度起入学奖学金的额度为港币14万元;若未能获得,凡在学期间成绩优异者,也有机会获得香港特区政府或者理大颁发的奖学金,校内总奖学金类别达1000多项。

  在美国,一流大学的竞争,首先是奖学金的竞争。香港作为中西文化碰撞中心,从其“财大气粗”的高校奖学金制度便可窥见与世界接轨的国际性。

  高额奖学金只是港校为内地学生烹制的“头啖汤”,真正的饕餮大餐是其与内地高校截然不同的管理和教育模式。

  在香港,人们通常认为老牌的香港大学是英式教育的代表,香港中文大学则饱受中国文化的浸泡,而作为后起之秀的香港科技大学是典型的美式教育。但事实上,香港的各所院校,都在积极地探索自己的教育和发展之路。

  作为中西文化的交汇点,香港高校既保持中国传统文化,又具有国际化与开放性的特质。受历史背景与国际商贸中心的影响,香港高校在吸收西方先进文化方面有天然优势。

  这充分体现在校园文化、师生结构和学术交流上。如科大奉行“老师是全球招聘,教学语言是英语,管理方法是美国”模式,教研人员来自全球35个国家,百分之百具有海外名校博士学位。而中大95%的教师拥有国外名校学历。港大、理大、城大等八大校情况基本如此。“与世界联网”的教学带来与世界联网的机遇。几乎所有香港高校都有与欧美大学的交换生计划,如香港中文大学已与200多所著名的海外大学展开学生交换计划,有700名学生参与了分别为期一学年或一学期的交流计划。除此以外,中文大学亦于同年提供了2000个短期海外就读或工作体验机会予校内学生;香港大学每年也有不少于一成的学生作为交换生到牛津大学、加州大学等外国名校进行至少一个学期的活动。

  在校园里,各种肤色、国籍的老师和同学会频繁地出现在你的日常生活里,于是,全英教学成为这里必然的教学方式。在香港,除了香港中文大学使用“三语”进行教学(英语、粤语、普通话),其余高校都施行全英教学。教材、讲课、作业、论文、讲座甚至与老师私底下的交流都要求全部使用英语。不少高校还直接选择了北美、欧洲的最新英文教材,为香港大学生们搭上国际班车加足了砝码。由于学校在录取过程中就设有英文面试环节,因此对内地学生而言,听懂老师的全英文授课并非难事。在英语氛围浓郁的港校学习3年,只要多说多练,为人诟病的Chinese-English可得到根治。

  于是,对有志于出国深造的学生而言,香港更像一个中转站和加油站。去年为儿子报名香港大学的刘先生说:“担心孩子不适应英国学校活跃的教学方式和生活环境,所以想先将孩子送去香港锻炼,再去英国学习。”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的香港,在不少渴望接轨国际先进教育,又对文化民俗障碍望而却步的内地学生眼里,香港是最适宜的“缓冲带”。

  事实上,即使抛离“出国深造”的因素,港式教育本身也足以让学生们一生受用。

  在香港高校,小班教学的模式得到了普遍的采用,尤其是在语言类的学科。在这里,你看不到在内地高校常见的一个班动辄数十甚至上百人的规模,也看不到一行人浩浩荡荡涌去上课的情景。取而代之的是五六个人的班级规模,三三两两的学生趿着拖鞋去上课。以香港大学为例,教学实行“大课+小课”的模式,每周各院系都有一至两次大课,人数在50到百人不等,大课后,会有两至三次小课,每个学生都能近距离与教授进行一对一交流和讨论。每堂课结束时,助教会布置下一堂的主题,列出要看的书目。如果没有按要求读书,学生根本无法参与讨论。

  而进一步把“班级”的概念模糊化的,是港校推行的自由选课模式。港校和内地大学虽然同样实行学分制,可内地大学仍旧会替学生将课程安排妥当,所谓选修课只是一种“点缀”;而港校仿英美大学,施行正宗学分制,只要课程不冲突又学有余力,你想选修多少门课程都行,完全自由。在选课期,学生就会通过学校的选课系统选择课程,教授也会在网络上提供与本课程有关的内容,如办公室、办公时间、课本及参考书、对抄袭和作弊的处理等信息,让你有一个详尽的了解,以决定是否上这门课。

  学生选课自由幅度之大,只要符合课程入读条件,低年级的学生也可以选择高年级的课程。因此,在课堂上举目四望,尽是来自不同院系、年级、国籍的学生。传统的“班级”也就不复存在了。

  缺乏约束的自由是危险的。在最大限度为学生提供学习上的自由的同时,港校也“强制”对学生进行全人教育。在香港科技大学,无论修读什么专业,都必须修读一定学分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工商管理学的科目,否则无法毕业。此举是为了尽可能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港校学子们平时不见得都在做功课,但手上总有很多事忙碌。其中,“project”永远是让他们“又爱又恨”的重头戏,一个project常包括主题甄选、数据收集、问卷设计、调查采访、数据分析、图像和视频的采集与编辑、幻灯制作、现场演示、报告整合等环节,要完成一个project,绝非在网上简单复制、粘贴就能搞定。

  还嫌不够充实?平时学校还会组织各种不同的活动,如公司访问、面试技巧培训、网络资源工作坊等。此中代表,要数著名的“高桌晚宴”。高桌晚宴即西方上流社会中盛行的隆重宴会,为了让学生提早接触和熟悉上流社会的交际方式与社交礼仪。各校和各院系的高桌晚会各不相同,但有个要求是一致的:出席高桌晚宴时,女生一律要求化妆、着晚礼服,而男生要求西装革履。晚宴场面庄严隆重,开始前备有酒会,同学与嘉宾能轻松畅谈;席间设名人短讲,与同学及来宾分享人生体会。如此种种经历,都是为了一个词服务——能力。

  “能力”是就业的砝码。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就业,不过就业始终是学生和家长乃至高校无法避开的一环。

  在度过金融危机的寒冬后,香港经济回暖,大学生的薪酬已由去年的9000元重上10000元水平。各所大学就业率均达到98%以上,其中香港大学连续四年就业率达到100%。各校的高就业率为赴港求学的学生打了强心针。

  对内地学生来说,“就业”有深一层的意义,那就是“永久居留权”。内地人员只要在香港工作生活7年以上,就可以得到在港的永久居留权。而这些在香港上了4年大学的学生,只要在香港工作3年就能顺利拿到香港永久居留权。这意味着,除了美国,今后你去其他140多个国家都可以免签证。另外,如学医学、法律等,毕业后无需再考证,直接就可以上岗。

  吴女士从女儿上香港大学的第一天就千叮咛万嘱咐:“千万要争取留在香港。”内地就业压力太大,吴女士实在不希望女儿回来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地去抢一份工作。不过留港并不容易。据调查显示,自香港开放内地生入读大学以来,尽管超过90%的内地生都有在港就业的倾向,却只有不到18%能实现自己的意愿。内地生对香港社会认知不足、融合度差,以及为他们办理工作签证手续繁琐,是香港老板对内地生敬而远之的原因。非本地毕业生留港时间为12个月,一年时间便是一个“dead line”,如果一年之后仍找不到工作,内地生只能收拾包袱返乡。尽管如此,揣着港校大学文凭衣锦还乡的他们,在就业市场上也是备受青睐的香饽饽。

  香港的大学真有那么香吗?跟我们一起去巡游香港便知!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网站地图|家长易论坛 ( 鄂ICP备16011226号-1  点我聊天

GMT+8, 2024-12-27 20:07

Powered by 家长易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